智能家居暗藏泄密风险 你的音箱可能正在“监听”

2025-04-10 15:14:51 来源:信网 阅读量:40603

  原标题:智能家居便利 安全意识牢记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智能全屋温控等智能家居逐渐普及,已经融入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显著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敏感数据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无声的监听者”。智能音箱设备如被别有用心人员或组织恶意植入木马程序,可能绕开使用授权和监管要求,在未被唤醒状态下记录用户语音,并将非法收集获取的用户数据上传至云端存储。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远程操控,持续记录用户日常对话内容,侵犯个人隐私,让家里的智能音箱变成“无声的监听者”。这种智能音箱设备一旦被放置在涉密敏感场所,并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操控掌握,很有可能于无形中泄露国家秘密。

  ——“暗中的窥探者”。智能摄像头如在云端视频加密、用户身份验证、密码设置等方面技术防范不到位,则有可能被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摄像头的控制权,进而导致用户信息或视频内容泄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安装在涉密敏感场所的视频采集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并接入互联网,将造成失泄密风险。

  ——“隐形的潜入者”。智能门锁可通过密码、生物特征识别或手机APP控制开关,人们不再需要随身携带钥匙,为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个别劣质智能门锁因存在设计缺陷,攻击者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具在几秒钟内将其破解并打开。如果这类智能门锁设备被用于保护涉密场所,一旦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攻击或物理手段将其破解,就能在敏感区域“畅行无阻”,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身处万物互联时代,我们在享受智能家居给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防范意识,树牢保密观念,不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智能家居设备漏洞危害我国家安全的可乘之机。

  ——注意挑选合规设备。在购买智能家居设备时,注意选择正规品牌、通过正当渠道,优先挑选通过国家安全认证(如CCC标志)或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产品。

  ——妥善设置隐私权限。在使用智能家居设备时,应为智能家居设置保密性较高的强密码,关闭非必要的收集和共享个人信息的权限及远程控制功能,及时安装官方补丁修补设备漏洞。

  ——了解掌握安防知识。在使用智能家居设备时,要自觉提高学习意识和风险意识,持续关注最新数字安全风险和防御策略,主动学习如何识别数据信息泄露、恶意钓鱼攻击等常见的数字安全威胁场景,积极向家庭成员、身边朋友普及如何安全使用智能家居设备的知识,尽可能地规避相关风险。

  家居智能化是科技改变生活的潮流,是人类生活便利化的途径。过好生活,也应过安全的好生活。广大人民群众在尽享智能家居产品带来便利时,也要提高智能家居产品使用的安全意识,尤其要避免将不符合保密要求的智能设备应用于涉密敏感场所,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中企家居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智能全屋温控等智能家居逐渐普及,已经融入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显著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敏感数

2025-04-10

  在全球化浪潮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智能家居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最初满足基础生活需求的传统家居设备,到如今智能化产品的广泛应用,智能家居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市场需求持续

2025-04-10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以“漆彩新篇·森绘未来”为主题的三棵树小森板2025年新品发布会在国家级绿色工厂三棵树安徽生态工业园举办,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周鸿升、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秘书长曾勇、

2025-03-25

  3月15日,第15届(2024)HPE中国热泵展于河北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致力于成为全球燃气具行业领导品牌的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电气”或“万和”)携旗下明星产品亮相

2025-03-17

  2025年,中国家居产业正式步入存量市场深度调整期,消费需求正经历从功能本位到情感共鸣的范式转移。值此行业变革关键节点,卡诺亚家居将于2月28日盛大启幕"向上"主题营销峰

2025-02-26

  胜诉判决:1000万赔偿彰显法律正义  2025年2月20日,备受关注的“好太太”智能锁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落下帷幕。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广东好太太科

2025-02-26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